返回旧版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栏目导航

内容浏览

您的位置:首页 > 青年家园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让“关爱留守学生”再开新花

时间:2012-11-12 09:21:32  来源:  作者:刘 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流动。广大农村劳动力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学生不断增多。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先于城市化的特征和城乡分离的二元化发展现实,决定了农村孩子随父母到城市入学十分困难或基本不可能。广大农村孩子远离父母,留守乡村,成为“留守学生”。

    巴州区有总人口140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每年达50余万,农村留守学生达8.6万余人。由于留守学生远离父母,加之大部分留守学生由祖父、祖母一辈“代管”,造成了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亲情缺失、道德缺范、心理失衡”。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父母无奈、孩子无助、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

    一、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关爱“留守学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切实维护民权、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为子孙谋”,从国家大计和民生所需,教育好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盼。关爱留守学生,为广大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事关民族的未来,承载家庭的梦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二、切实关爱留守学生,必须形成社会合力

    1、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党政、媒体和社会组织,都要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学生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和紧迫形势,让全社会都来理解留守学生、关爱留守学生,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浓厚氛围。

    2、形成社会关爱合力。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关爱合力。

    一是部门建家。留守学生之家是留守学生开展活动的阵地和载体。巴州区50个区级部门和5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帮扶98所学校,按“六个一”标准,建留守学生之家90多所,其中,规范性留守学生之家12所,投入“建家”经费150多万元。

    二是干部结对。巴州区3万余名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3.5万余名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当好“代理家长”,深入开展“五个一”的结对帮扶活动。

    三是志愿服务。团区委广泛动员,积极促动,共有1000余名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结对帮扶5000多名留守学生,为他们送去温暖和亲情。

    三、有效形成关爱合力,根本在于机制创新

    近几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按照团省委、团市委的安排部署,在留守学生关爱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更多地是从实践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理清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留守学生关爱不够深入。无论是干部结对,还是志愿者帮扶,对“五个一”帮扶措施难以全面落实,一些关爱浮于表面、蜻蜓点水,难以激发留守学生内心的认同。二是留守学生关爱不够经常。结对帮扶中结对双方变化较大,结对的干部和志愿者由于工作或其他事务,很难做到对留守学生的关爱经常化。三是留守学生关爱形式单调。结对的干部和志愿者,对留守学生平时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的了解很难全面、深入,帮扶往往停留在物质帮扶和电话问候上,从日常生活、兴趣活动的开展中与留守学生对接不上,关爱形式单一、效果不显。

    针对在留守学生关爱中存在的不足,应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关爱的机制和方式,使留守学生工作再上台阶、再开新花。

    (一)创新留守学生关爱的工作机制。目前,留守学生关爱工作机制是“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模式,应重新定位为“党政主导、团委牵头、教育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

    (二)创新留守学生关爱的责任机制。留守学生关爱只能依托学校进行。学校有教育、公共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书籍和固定专业的师资。离开学校建留守学生之家,存在场地受限、师资缺乏、经费无源、学生难以认同、家长难以接受等诸多问题。因此,留守学生关爱工作,牵头动员单位是团委,而责任落实的单位应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并将此列为民生工作的政府考核体系。